我所理解的老师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老师的理解和标准也越来越高。 最近,我觉得我已经形成了一个理想中的老师形象,我觉得这样的老师才是我希望遇到的老师。

首先,为什么现在的老师让我不满? 很大一部分我是对现有的教学结构不满。

老师上课讲着书本上的内容,读着PPT上的文字,这不是浪费学生的时间吗? 以前没有互联网,资源匮乏,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可能只有老师。 而现在资源到处都是,网上的公开课,参考资料太多太多了。 老师不应该在课上重复基础知识,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学。自学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其一,网上的公开课视频可快可慢,若听不懂,可反复听,比起课堂,自由度明显增大。 其二,老师要讲的东西都在书上,但书上讲得往往逻辑严密,层次分明,比起上课老师口述,书本更能阐述整个知识体系。 其三,有很大的自由性,想什么时候学就什么时候学,比对所有人都设定一个统一的学习时间,更个性化。

如果全部自学,那老师的作用在哪里? 老师的作用有二: 其一,帮助你解答把理论运用到实际遇到的问题 其二,营造课堂气氛,使学生充分参加讨论和辩论,使学生合作交流,产生新的想法和观点。

这就是我理想的大学老师,自学,上课不重复书上的东西,会说一些重要的内容,让学生参与讨论,达到加深和升华思想的过程。

实现不了的才叫做理想。 现实的老师是怎么样的?有些重复着书上的内容;有些读着PPT;有些一离开PPT课都上不了了。 在这个现实大环境下,我把老师大概分为读PPT和用自己语言讲课的;与学生互动的和只管自己讲课的。 读PPT的老师是不合格的老师,我不会去上课; 能用自己语言讲课的老师是合格的老师,我去上课。 能用自己语言讲课并经常与学生互动的老师已经是非常优秀的老师了。

学生有没有问题? 当然有问题,如果我的理想老师来授课。学生是否能做到自学是个很大的问题。 只有在学生完全做到有自律能力自学的情况下,我所理解的教学方式才有可能发生。 在中国现在的学生中,学生平均自学水平或自觉度是非常不靠谱的,于是我所理解的老师是很少出现的。

但这不影响我的价值标准,统计学规律不影响个体的选择。 这是我所理解的大学老师。